國內乳癌年輕化? 好發年齡比起歐美國家還小10歲...

2006122020:21

國內乳癌年輕化? 好發年齡比起歐美國家還小10歲...

此外也建議,婦女應該每隔一年接受一次乳房超音波與乳房攝影交替的篩檢,更能有效及早發現。

東森新聞報 更新日期: 2006/12/20 18:13 記者:記者蔣文宜/台北報導

根據衛生署92年癌症報告指出,乳癌成為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首位,每年約奪走1400多位女性生命,近5年來乳癌成長幅度高達7.3%,但相較於歐美國家,國內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,平均好發年齡要年輕約10歲,且多數乳癌被發現已是第2期,醫師表示這也突顯出國內婦女篩檢率有待加強。

國健局今(20)天公布乳癌期別資料,包括29家醫院共計申報5585名乳癌個案,發現其中第二期乳癌個案佔4成,人數最多;其次為第一期近3成;0期及第1期發現約3成5,與歐美國家相較,早期乳癌篩檢率遠低於美國的5成6。

91年7月起及93年,國健局提供近14萬名50至69歲婦女乳房攝影篩檢,發現在做果篩檢的500名個案中,早期乳癌篩檢率達到5成,與美國乳癌個案早期發現的機率不相上下,可見早期發現的重要性。

國健局指出,美國推行50至69歲乳房攝影篩檢已有數十年,國內則從91年開始推動篩檢政策,2年內篩檢率僅7%,研究也發現,國內罹乳癌年齡高峰期在45至55歲之間,好發年齡比起歐美國家還年輕10歲左右。

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副教授黃俊升表示,歐美乳癌個案多發生於更年期前後,國內並無明顯的罹患界限,雖然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效果比較佳,但對於國內50歲以下婦女的篩檢效果並未確定,也可能是造成國人乳癌個案年齡偏低的主因。

黃俊升說,乳癌患者早早期發現開完刀後,幾乎與正常人相仿,擁有少說2年、長達20年的無病存活期,不過若到2期後才發現,又有復發或轉移後,就得面對一連串的治療,無計可施時便必須使用化療。

目前國內引進一種乳癌末期新的荷爾蒙療法,每月肌肉注射一針,是在進行化療前的最後一線希望,今年2月已經由衛生署核准上市,注射時間約5分鐘,比起其他的內分泌療法降低熱潮紅、噁心及無力的不良反應,臨床試驗5成以上病人可延緩化療時間達16個月,5年有效存活率約2成,目前每針自費約2萬元,明年可望納入健保給付。

經研究證實50歲以上婦女每3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,可降低2至3成乳癌死亡率。國健局再次提醒,50至69歲婦女不應放棄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乳癌的機會。醫師也指出,婦女應定期自我乳房檢查,若發現異狀應立即找專科醫師檢查,此外也建議,婦女應該每隔一年接受一次乳房超音波與乳房攝影交替的篩檢,更能有效及早發現。